
消化道病理沙龙
消化道病例串讲:
(注:本次病例1、2由聊城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张学东提供,病例3由禄丰县人民医院病理科吴美仙提供 致谢!)
男性,81岁,阑尾炎手术。局灶上皮表现如下:
第一例病例解读
@聊城市人民医院病理@张学东 第一例阑尾:有锯齿状腺腔无细胞异型,所以鉴别包括增生性息肉HP和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SSA/P,提供的图片没有看到隐窝外部轮廓明显变形,符合HP。
57岁,便血,距肛门5-9cm,梭形肿物5*3*3cm,根部宽1.5cm。
石雪迎
第二例病例解读
基本上是炎性肉芽组织,炎症重,中间夹着一些大小较一致似有排列的细胞,建议组化鉴别NET、浆细胞。
十二指肠隆起物请教老师们。女性,54岁,临床考虑黄斑瘤,送检组织约0.1cm大小,我考虑粘膜淋巴管瘤。老师们怎么看?泡沫细胞应该不用管了吧?
石雪迎
第三例病例解读
@禄丰县人民医院病理科吴美仙 是淋巴管瘤。泡沫细胞是反应性的。
石雪迎,女,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从事病理诊断、教学工作20余年,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临床病理诊断工作经验和分析解决疑难病例的能力。对消化系统疾病有浓厚兴趣并进行了较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在工作中密切结合临床,关注国际前沿,研究主要侧重大肠癌、炎症性肠病、胰腺肿瘤等消化系统疾病。
负责病理科免疫组化室质量控制和抗体管理工作近10年,整理编纂了科室《免疫组化抗体使用手册》和《免疫组化常用鉴别诊断手册》。自2008年起担任病理科诊断病理进修班班主任并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课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基金课题,并参与科技部、卫生部、教育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等科研课题多项。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译、参编参译专业著作8部。作为主要参加者获省部级科研奖2项。现任中国病理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病理科专科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消化病理专业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委员。《中华病理学杂志》、《World J Gastroenter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athology》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