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女,33岁,宫腔占位10个月。送检材料:子宫粘膜下肌瘤
大体:灰黄色不规则组织一堆,大小3×2.5×1cm
阳性结果:CK(部分+)、Vim(+)、ER(+)、PR(+)、Actin(少量+)、
Desmin(+)、CD56(部分+)、CR(部分+)、CD99(部分+)、Ki67(+,8%)。
阴性结果:Syn(-)、CGA(-)、CD10(-)、Cyclin D1(-)、
Myogenin(-)、MyoD1(-)、a-inhibin(-)、MelanA(-)
(子宫粘膜下肌瘤)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erine tumors resembling ovarian sex cord tumors, UTROSCT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ROSCT:
l 1976年Clement等提出并命名
l 形态类似卵巢的性索肿瘤(粒层细胞瘤和支持-间质细胞瘤)
l 根据组织学和生物学行为的不同分为两型:
l I型为伴性索分化的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以子宫内膜间质成分为主(>50%),仅有局灶性索成分,常有复发和转移倾向;
l II型全部或主要(至少>50%)为性索样成分,此型一般为良性过程
l 近年来, UTROSCT仅指II型肿瘤
2014版 WHO分类:
临床病理特征:
l 患者平均年龄50岁。
l 不规则阴道流血、盆腔疼痛或偶然发现。
l 子宫肌层、粘膜下或息肉状、腔内肿物,平均6cm大小,边界清楚或不规则。
l 起源于多潜能的间叶细胞,主要向性索细胞分化,也可向平滑肌和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化。

免疫组化:
l 多表型肿瘤,真正的性索分化
l 上皮标记通常阳性:CK、WT-1
l 平滑肌标记常常阳性:actin、desmin
l 性索标记少见阳性:CR、inhibin、CD99、Melan-A,CD56,至少两种性索标志物阳性
l ER、PR经常阳性
l 子宫内膜间质分化:CD10
l 神经内分泌分化:Syn、CGA
鉴别诊断:
l 上皮样平滑肌瘤
l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l 子宫内膜癌
l 腺肉瘤
l 恶性米勒氏管混合瘤
l 神经内分泌癌
治疗及预后:
子宫切除首选,临床多采用子宫全切或次全切除术,绝经期女性增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后不需要化疗和放疗,大部分肿瘤有良性临床过程,尚无子宫外浸润和远处转移的报告,密切随访,长期生物学行为仍有待于进一步研。